公众版|员工版
抗疫暖心故事⑪|一点点微弱的星光,汇聚成银河,美好而璀璨
时间:2022年04月13日 查阅: 转发

有一种战斗,“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有一种坚定,“我能行,没问题”

有一种力量,“团结一心”

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定赢!

图片

两岁娃不认得“大白”爸爸

4月11日清晨6时,胃外科二病区医生王文韬像往常一样在医院南门报到,坐上了开往支援社区核酸检测的大巴车。虽然自己的家就在尚园小区,但每次分配都不是自己家的那栋楼。累时,他就望望家的方向......

更换防护服、消毒、布置场地,新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即将拉开序幕......这一次,幸运的是,真的是轮到了自己家的小区。

“宝宝,你看那是谁?”王文韬抬起头,看到自己的爱人带着两岁的女儿也来自己这采样了。孩子显然没认出身穿“大白”的爸爸,怯生生的不敢过去。王文韬赶忙起身,蹲下像对待其他小朋友一样,温柔的对孩子说:“宝宝最勇敢了,来抬头,张嘴……”

做完核酸检测的孩子站在原地, 小女孩儿瞅了瞅眼前的这位”大白”, 还是没认出来自己的爸爸。“那一刻,挺心酸的。我是一名党员,能在城市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应该做的,更何况,守护的还是自己家所在的小区,这不正是保护自己,保卫城市嘛。女儿虽然当时没认出来我,但是我相信当她长大后回忆起这段经历,也一定会为她的爸爸感到自豪的。”

王文韬为女儿核酸检测采样照片

生而不凡 各自有光

      鲁倩倩是肝胆胰外科的一名护士,去年也曾支援过全员核酸采集工作。她深知核酸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今年她克服了一个人照顾孩子的种种困难,义无反顾的再次参与到支援任务中,全力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她先后被派往了四个街道、五个社区,完成采集工作数千人次,单日工作时长达12小时。

      通过参加这次抗疫任务,鲁倩倩本人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也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义务,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小女孩的鞠躬感谢,是最棒的馈赠

无法弥补的生日

3月28日是沈阳市全民第六轮核酸检测的日子,这一天,也是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淋巴放疗病区护士庄玲儿子的生日。而她已经奔赴核酸检测一线工作,无法陪伴儿子。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的她满怀愧疚。“妈妈没事儿啊,我的生日每年都过,但是,有比我更需要你的地方,你是大英雄,我为你而骄傲!”

图片

有一种坚定,“我能行,没问题”

庄玲老师,作为首批支援抗“疫”一线应急小分队队员,奋战在第一线,辗转在大东区四个社区之间。一次,需到封控区居民家中上门核酸采样工作。这些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她需要穿着“大白”隔离衣挨家挨户采样,而且每次采样完成后都需要重新消毒并更换所有装备。在采集核酸的重任下,她往往是连续采样6—8小时,期间有时根本无法中断工作,无法按时进餐,更不能饮水,但是她仍然坚持完成了全部任务,单人采集核酸数目最高可达1000支/天,每当防护服脱下的瞬间,她都几乎虚脱。仅仅休息不到半个小时,她又走进了下一个社区,开始新的任务。期间,领导和领队多次想要安排其他同志替换她,都被她坚定地拒绝了。她说:“我能行,没问题,作为高年资、高职称的护士代表,我要冲锋在前!”

在小朋友的画中很欣慰

“小姐姐,这幅画送给你!谢谢你,辛苦啦!”

图片

小朋友送给康涤的画

      “当我看到这个五、六岁样子的小姑娘把这幅画亲手交给我时,我真的有点惊讶,那一刻,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淋巴放疗病区护士康涤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努力将小我融入到服务人民群众中去,于是,康涤报名参加第一批支援社区的应急小分队。她工作的点位是大东区当时最严重的封控区,而且点位大多都是临时搭建的。为了节省反复更换防护服的时间,尽快完成大批量的核酸采集任务,她保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她说,“在这个岗位上,我们有自己的使命感!我坚信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赢!”

她是医生,是志愿者,是那个“大白”

由于疫情原因,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四病区党员佟锐轮休在家。可她身在家,心在岗位。无论在不在手术台,她心里的那个“小宇宙”始终不停歇。

作为母亲,在家的她要负责两个孩子的网课、一日三餐,由于爱人同为医务人员且留守在单位,家里的重任轮到了她一个人去承担。看到家所在的社区每日做核酸的医护人手不足,佟锐实在坐不住了,她立即向沈河区双路社区递交申请,自愿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

有时她穿上红马甲,同其他志愿者一起,拿着大喇叭,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核酸检测;有时她穿上“大白”,手拿采样器,协助做核酸。三月的沈阳,乍暖还寒。面罩上的哈气让眼前视野变得模糊。空旷的小区广场,10人1管、56管560人,喷了560次手消液的手,寒凉刺骨。

为社区做核酸采集服务

说起这次志愿者的感受,佟锐深有感触地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区减压是作为医护人员的一份荣耀,孩子们稚嫩的眼神是无比信任,居民们的一句“谢谢!”是最强有力的支持。用爱传递爱,不断赶来的志愿者是战胜疫情的决心与希望!我们坚信,在党与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齐心协力下,定会渡过难关,曙光燎原!

超长待机,“疫”起出征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付美伊随时待命,只为向社会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截止目前,她参加十六次核酸检测工作,累计工作时长达140多小时。

图片

在社区为居民进行核酸采集

续工作超过12小时,从事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每一位核酸采集医务人员说不累不真实。但是,当排队做核酸的居民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当社区工作人员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把相对挡风又有阳光的位置让给核酸采集医务人员的时候;当高个子居民主动蹲下身接受核酸检测的时候;当家人朋友虽然惦念,但依然将心疼及担忧压在心底的时候......那一幕幕温暖的场景,那一声声体恤的声音,真的让人觉得一切又没那么累了,这大抵就是“纵使山河有恙,不抵人间温情”吧。

若有战

必有响应的白衣战士

必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必有积极配合响应的居民

试问 希望的曙光还会远吗

一座城 一条心

众志成城 共赴光明

沈阳加油

关注!关注!关注!

辽宁省肿瘤医院疫情期间

门诊就诊攻略

辽宁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线复诊”上线了

图片






稿件、图片来源:消化淋巴放疗病区 妇科四病区 乳腺内科 肝胆胰外科 胃外科二病区

编辑:刘换  洪流

责编: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