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四病区成功开展了一例经腋窝单孔腔镜非溶脂法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乳房切除(NSM)联合胸肌前假体+TiLoop补片即刻乳房重建手术。 手术中 患者于某(化名),女性,44岁,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行左乳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中病理上切缘二次取材均有癌组织,考虑病变较广泛,从肿瘤安全性方面不适合保乳手术。但患者对外形要求较高,有强烈保留乳房的外形愿望。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她对乳房外观的要求,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行术中MDT后,考虑原手术切口为腋窝切口,乳腺外科四病区科主任张强教授决定为其施行“经腋窝单孔腔镜非溶脂法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SM)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手术”,该术式优点可以实现乳腺完整切除的同时能够保留乳房完整的外形,且最大限度的减少及隐藏疤痕,有效提高重建乳房的美学效果。 近年来,乳腺腔镜技术凭借其微创、瘢痕小、保留功能、美容效果好等优势,极大满足了乳腺癌患者对肿瘤治疗和美学效果的共同需求,从而成为乳腺外科的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经过临床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乳腺腔镜技术已由用于乳腺、腋窝手术发展到乳房重建手术。 随着社会进步,医患双方对乳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或重建乳房的美学形态与功能。在乳腺外科、微创和整形外科理念及技术的高度融合背景下,乳腺腔镜手术在乳腺肿瘤整形外科领域体现出其特殊的优势,包括远离病灶入路、微小切口、手术瘢痕小且隐蔽等。同时,乳腺腔镜技术可以把切口转移至假体形成的张力区域外,保持乳房皮肤的完整性,从而降低切口裂开和假体外露的风险。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术中可以精准的保护或处理乳头及乳房皮肤下细小的血管及神经,保证乳头的血运及部分感觉。经腋窝单孔腔镜法,通过隐藏在腋窝或腋中线一个长度仅为4cm的小切口,可以同时完成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乳房切除(NSM)、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假体置入等手术操作。相较于传统溶脂法腔镜手术,非溶脂法腔镜具有减少肿瘤播散、能完整切除癌变区域、严格遵守无瘤技术原则等优点。通过腔镜技术与整形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乳房重建手术达到俱佳的手术效果,兼具术后乳房形态、动态、感觉和功能最佳的目标,重建术后患者满意度更高。 胸肌前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乳房原位重建方式,因为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还原真实乳房的外形,实现了真实乳房的“动感”,重建的乳房外形良好、下垂度更加美观自然,在欧美国家非常盛行。与胸肌后乳房重建相比,胸肌前乳房重建有更明显的优势。胸肌前假体重建因其不损伤胸大肌,创伤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避免运动畸形并且肩关节不受限,术后康复快。同时,假体位于乳房原生位置美容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腋窝处建立单孔操作平台 乳腺腔镜技术与胸肌前假体即刻重建手术二者的结合,完美地隐藏切口瘢痕,重建后的乳房从外观到形态、从静态到动态都接近健侧乳房,美容效果极好。因此,腔镜技术的应用更契合胸肌前假体乳房重建手术。 张强教授带领团队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腺体的标记与测量、手术方式和预案的准备。从腋窝原切口进入,采用“逆序法”切除皮下腺体组织,手术过程中无需任何溶脂即可成功构建气腔,随后使用超声刀切除皮下腺体,并完整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完成皮下腺体切除 在腺体完整切除充分冲洗并仔细止血后,从腋窝口将Tiloop补片包裹的假体置入胸肌前进行固定,还原真实乳房的外形。最终在原切口基础上完成乳腺癌根治术并进行乳房重建。切口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术后乳房形态及乳头位置与健侧对称度良好,乳房表面及乳头乳晕区无切口。 假体置入完成 重建乳房术后效果 近几年来,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乳腺外科四病区积极开展多项新技术,包括经腋窝腔镜下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胸肌前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等。此次将乳腺腔镜技术与胸肌前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技术进行优势互补,满足了乳腺癌患者对肿瘤治疗和美容的共同需求,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腔镜下胸肌前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乳房重建技术迈向更高水平,可以更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病人的重建需求。在医院的支持下,乳腺外科四病区乳房重建团队将继续努力,用最前沿先进的技术,更好地造福辽沈地区的乳腺癌患者,帮助她们重获自信与美丽。 关注!关注!关注! 辽宁省肿瘤医院疫情期间 门诊就诊攻略 辽宁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线复诊”上线了 稿件、图片来源:乳腺外科四病区 编辑:刘换 洪流 责编:郑阳 你“在看”我吗?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