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奋斗创造奇迹 力量源于团结——辽宁省肿瘤医院召开第九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2022年医院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时间:2023年01月17日 查阅: 转发

    1686656514973.jpg

        时光无言,山河为证。1月16日,辽宁省肿瘤医院第九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2022年医院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贾振元院士,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李盛军同志,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院长王博教授、医学部副部长赵美森教授出席会议,辽宁省肿瘤医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职工代表、中层干部代表、驻村书记代表、各民主党派代表、老专家代表以及部分获奖员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张丽荣主持。

        大会在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奏唱的雄壮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连理工大学各位领导专家、医院全体员工在线上实时观看。

        贾振元院士在讲话中对“辽宁省肿瘤医院第九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2022年医院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过去一年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表达由衷的肯定,向过去一年辛苦付出并取得可喜成绩的医院同志表达崇高的敬意。同时,贾振元院士也表示,“发展医科”是大连理工大学几代人的夙愿,也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新医科的使命召唤。自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立以来,院校双方持续深化合作,不断强化战略部署、谋划学科布局、搭建研究平台、完善合作机制、推进实质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学校的医科建设更是迈入了提档加速新阶段。近两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医工交叉”,走出一条校医协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医科建设新路是完全正确的。相信在院校双方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医学科建设定会开天辟地、勇攀高峰,附属肿瘤医院高质量发展定会勇往直前、再创辉煌。

        贾振元院士在讲话中代表学校,表达了对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几点期许:一是建好肿瘤医学研究院这一关键平台,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力争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把握人才培养这一关键核心,坚持把育人作为根本,为国家培养大批医学领域高端人才;三是提升科研攻关这一关键能力,尽快实现医工交叉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升在国家生命健康领域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

         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在总结讲话中表示,2022年,医院迎盛会、战疫情、创发展,全体职工同心协力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向新时代交出了辽肿答卷。所有成绩的取得,要感谢省卫生健康委一直以来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为医院提供了面对困难敢于亮剑的底气;要感谢大连理工大学的关心和支持,为医院的发展插上了搏击长空的翅膀;要感谢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用忙碌的身影诠释了当代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更要感谢医院可爱、可敬的全体职工,是他们以“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书写了今天辽肿的辉煌篇章。

        朴浩哲书记指出,过去的一年,医院不断向前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一是谋求突破要顺势而为有所改变。过去的一年,医院调整了医疗科室综合实力考核体系中“进步系数”影响因子、取消了日间病房病区、引导开展“日间化疗”“日间手术”、推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立足“一院两区”发展规划引导临床科室细化亚专科建设等等。二是追求改变要辩证思维有所坚持。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战略贯穿于医院高质量发展规划始终,带领临床科研工作者克服短视心理,坚持长期主义,明确目标,深耕细作,久久为功,目前已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朴浩哲书记强调,广大干部职工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审视问题查找不足。当前医院优势学科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在后续的工作中,相关职能科室在提升考核体系科学性、强化日常管理督促等方面仍需加强。相信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学科发展一定能够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繁荣景象。

        会上,辽宁省肿瘤医院院长王丹波以《奋斗创造奇迹 力量源于团结》为题,以回顾医院2022年十大工作亮点为开篇,全面系统地对医院2022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深入剖析了医院发展形势和不足之处,并对2023年工作要点进行了总体部署。

报告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医院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为标尺,以沈抚示范区院区建设和新病房综合楼启用为起点,聚焦肿瘤科学发展前沿,严守疫情防控举措,锚定目标,担当作为,精准发力,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临床研究型医院建设稳步推进。

2022年是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的拼搏之年。医院紧跟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安排,全年派出40批共计5062人次支援人员,驰援省内多地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医疗救治任务。医院以信息化技术为保障,深入落实分时段诊疗、预约诊疗、线上复诊等互联网医院诊疗流程,在接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辽宁指导组督导中,相关工作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李大川副局长的充分肯定。

        2022年是实现人才强院战略的践行之年。医院人才梯队建设更科学,“领航计划”“曜石计划”“雏鹰计划”稳步推进,“5310”人才战略工程成效初显;“医工交叉”合作更紧密,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大连理工大学肿瘤医学研究院的成立助推“医工交叉”合作跨入新维度;阶段性成果更丰硕,国自然项目、省自然项目喜讯频传再创新高,SCI论文发表更是实现了质与量的双料提升。

       2022年是勇立潮头忠勇担当的奋进之年。医院承办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精读巡讲活动,14位院士现场点评,辽肿之声响彻华夏南北;朴浩哲书记当选中国抗癌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医院专家代表团深度参加中国肿瘤学大会收获颇丰,辽肿身姿惊艳全国群英;医院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并取得获得良好的社会收益,辽肿美誉传遍神州大地;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如期开展,各癌种筛查完成率在全国居于前列,科普义诊工作广传科学防癌理念,辽肿担当守护一方健康。

        2022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发力之年。医院新病房综合楼如期竣工入住,“一院两区”“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医院对标对表聚势赋能,创下“国考”最好成绩新纪录,在全国50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12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愈发明晰;云诊室、线上床旁结算等功能持续优化,无纸化工作顺利落地,“互联网+医疗”创新助力智慧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福祉全民共享;常态化疑难病例学科会诊(MDT),突破性启动疑难肿瘤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TB)会议,“日间化疗室”覆盖各个病区,日间手术政策高效落地,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常态成效显著。

       2022年是持续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耕耘之年。医院对表国考指标,持续加强病案首页管理,强化高值药品使用管理流程,申报高端诊疗项目纳入医保统筹范围,各项诊疗流程顺时而动,实现规范化动态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重新修订完善各级各类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应用品管圈等管理手段撬动医院品质管理,医院运营工作有据可依,各项办事流程有章可循;积极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医院内部安全生产、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等工作紧密围绕“服务临床医患”宗旨,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为医院发展保驾护航。

       本次会议召开前,医院工会依托钉钉平台在职工代表中广泛开展提案征集工作,共收集12条提案,主要涉及科研信息建设、医疗设备、后勤保障、职工利益等4个方面。会议提案工作解答报告环节由张丽荣副书记主持,王丹波院长对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各院领导就各自分管部门所涉及的提案在大会现场向职工进行全面细致的解答并逐一落实,最大限度解决职工最关注的问题。

       朴浩哲书记在提案解答环节总结发言中表示,长期以来,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职工满意为根本,高度重视职工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工作,经医院党委研究决定,从第十次党代会开始,每年在全院职工中广泛开展提案征集工作,医院党委充分调研后进行现场解答,积极回应职工关切,进一步实现职工获得感和价值感“双提升”,进一步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医院就诊患者及广大职工“双满意”。

        大会对2022年度荣获医院科技奖项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激励广大职工一如既往、奋勇争先, 不断夯实科研基础,筑牢科研自强根基,不断推动医院科研能力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助力加快医院向临床研究型医院奋力迈进!

       大会对2022年度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进行了表彰。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李盛军同志为妇科五病区、消化内科二病区、日间病房、医学影像科颁发2022年医院科室综合实力排名一等奖的荣誉证书;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院长王博、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张志超教授颁发医院科研奖励;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为普通外科林杰教授佩戴“辽宁省先进工作者”荣誉奖章;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为院内各获奖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大道如砥,奋斗如歌,

       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

       回首来时路,我们通过奋斗,

       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

       一起向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奋斗,

       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