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规范化巡讲——锦州站圆满举行。此次巡讲围绕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精准诊治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个体化、规范化诊治等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及探讨。
会议采用线上形式与锦州市中心医院妇科同道交流学习,全国基层妇科肿瘤医生共同线上观看。
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教研室主任王丹波教授在讲话中对本次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诊治巡讲活动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对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二科团队对这次活动付出及锦州市中心医院的支持表达了感谢。王丹波教授表示,子宫内膜癌作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规范手术尤为重要;同时随着分子诊疗的发展,需要病理科及影像科医生的协助诊断,才能共同完成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精准诊治。
锦州市中心医院妇科主任梁艳明教授在讲话中表示,本次以子宫内膜癌为主题的巡讲凸显了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诊治规范化MDT诊疗模式的示范作用,相信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参加此次巡讲活动必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二科主任佟晓晶教授表示妇科肿瘤的规范化巡讲是辽宁省肿瘤医院近年来开展的重要学术内容之一。自巡讲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妇科同道们的支持和认可。本次巡讲由妇科二病区组织,主要围绕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病理诊断、影像学特征及MDT规范化诊治进行交流,进一步推进子宫内膜癌MDT发展更加精准化
会议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于明新教授主持。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二科主任佟晓晶教授、影像科副主任董越教授、病理科副主任朱延美教授及妇科放疗病区主任高玉华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讲座。
佟晓晶教授针对《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诊疗进展》展开详细介绍。在近来研究表明,最受关注的高危因素体现在遗传方面,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患者约有5%。以错配修复(MMR)系统基因胚系突变为特征的Lynch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类型,常需检测基因包括MLH1、MSH2、MSH6、PMS2及EPCAM基因胚系突变,除了影像学及病理学的诊断外,分子分型的诊断越来越重要,已经纳入2023年FIGO临床分期。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对治疗的指导也逐渐精准化,不仅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还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
董越教授以子宫内膜癌影像学特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尤其在盆腔肿物磁共振定性的判断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临床上对初发及复发、转移子宫内膜癌的影像学评估提供了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治依据。
朱延美教授的讲座题目为《从2023年新FIGO分期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从基础病理、免疫组化、分子基因等各个层面对不同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结合自己从事妇瘤病理亚专业多年的经验,给了临床医生更多的启迪。
高玉华教授授课内容为《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进展》,通过指南解读强调了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I-II期子宫内膜癌术后应以单纯放疗为主、III-IV期应以化疗联合放疗为主。对于低危不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POLE超突变型的III/IVA期患者建议入临床试验;中危应进行近距离腔内放疗的患者,但60岁以下患者可不进行辅助治疗;中高危应进行外照射放疗的患者,其中高级别和/或弥漫LVSI考虑增加辅助化疗,高危需行外照射放疗+全身治疗。
专题讲座后,由锦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李一昆教授和妇二科王兴玲教授分别针对自己团队诊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病例分享。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瘤专家团队:王纯雁教授、张新教授、于明新教授、杨卓教授、朱延美教授、董越教授在认真聆听两个病例后,针对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专业的指导。锦州市中心医院妇科刘薇教授、李颖教授,也分别对分享的病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于明新教授做大会总结时表示,本次巡讲全方位、有针对性地规范了对于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诊治,对于提高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加强锦州市中心医院妇科与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及MDT团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辽宁省肿瘤医院将持续推进规范化巡讲活动,进一步帮助广大医生能更直观、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到子宫内膜癌全方位的规范化治疗的必要性,努力造福更广大妇科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