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医纪实|23岁小伙患罕见肿瘤,术后一年再次复发!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勇闯生命禁区,精准切除后患!
时间:2024年04月15日 查阅: 转发

    23岁的小刘(化名)被确诊为罕见的颅骨肉瘤,经过手术和多次化疗后,今年1月份不幸发现复发,为求进一步诊疗,来到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面对高难度手术的考验,神经外科朴浩哲教授带领团队勇闯生命禁区,经过微创手术,精准切除肿瘤,患者术后17天后顺利出院。

年轻小伙患罕见颅骨肉瘤 

    去年2月,小刘无意中发现自己右额头上鼓了个包,一开始只有一个花生米大小,质地较硬,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数日后,眼看额头上的包持续增大并伴有疼痛,小刘家人立即带其前往大医院进一步检查,经核磁共振发现颅骨有一块阴影,医生高度怀疑是罕见的颅骨肉瘤。

    医生介绍,骨肉瘤的诊断依靠临床、影像及其他辅助和病理检查三结合。因此,为进一步确定小刘颅内的肿瘤性质,手术切除占位病灶后,将病理送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会诊,结果提示骨肉瘤2-3级。

    得知小刘确诊的那一刻,一家人短暂崩溃过后,便很快振作起来,积极寻求各种手段进行治疗。随后小刘在辽阳市急救中心先后进行放疗30次,一直随诊复查未见异常。

    然而不幸的是,今年1月份,小刘门诊复查头部3D-CT,提示局部颅骨及颅内占位,复发可能性大。百般绝望中的小刘一家,慕名来到辽宁省肿瘤医院,找到神经外科朴浩哲教授团队。

迎难而上挑战高难度手术 

    “我儿子去年刚刚动过手术,之后又进行了30次化疗,已经受了很多罪了,没想到这才短短十个月,就又复发了。求求你了大夫,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我儿子他还年轻……”在诊室内,小刘的母亲声泪俱下地说道。“我们做过检查了,这次复发后情况比上次更加严重。医生建议我们手术,但是风险太大,很多医生没有把握,我们这才来找到您。”

在朴浩哲教授看来,骨肉瘤作为一种恶性骨肿瘤,本身发病率低,有资料显示,每年每百万人中约有4~ 5人发病。而像小刘这种发生在颅内的颅骨肉瘤更是十分罕见。

    “由于脑内手术空间狭小,有复杂的神经核团,要全部切除掉肿瘤,同时又要辨认和保护好这些重要结构,手术难度极高。”朴浩哲教授说道,而小刘的复发性骨肉瘤,令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更是成倍增加。接下这场手术,将要面对的挑战不言而喻。

然而,家属跟患者的信任和坚持,给了朴浩哲教授团队莫大的力量,毅然选择迎难而上。考虑到小刘的病情紧急,主管医生隋锐主任一边安排小刘住院,完善检查,一边和团队尽快进行病情分析,制定详细周到的治疗方案。

巧用“大脑GPS”精准除瘤 

    为解决肿瘤切除手术过程中肿瘤和正常神经结构的辨认和定位难题,神经外科朴浩哲教授团队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全麻下行幕上开颅占位病变切除术及颅骨修补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这场联合多学科的高难度手术顺利开启。手术过程中,朴浩哲教授和隋锐医生密切配合,在微创技术的指引辅助下,精至毫厘分离肿瘤病灶。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小刘脑内的病变被顺利切除,神经功能保持良好。次日,患者恢复清醒,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仅17天后便顺利出院。

    写在最后:

    隋锐医生提醒,骨肉瘤早期诊断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这种罕见的颅内肿瘤,一定要定期复查。对于青少年,当出现膝关节或肩关节周围难以解释的疼痛,特别是疼痛无法缓解,或在休息或夜间仍有疼痛,家长们应该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至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