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接力生命|命悬一线紧急出手,齐心协力勇闯“栓”劫
时间:2024年04月15日 查阅: 转发

    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此起彼伏不停的医疗警报声,与时间的赛跑,与死神的抗争,交织成重症医学科独特的风景,诉说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故事的主人公在门诊待诊过程中,突发倒地不起,生命迹象消失,迅速到场的抢救团队有条不紊就地开展抢救工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当代表生命的波形终于在监护上仪绽放时,汗水早已浸湿了在场的每一位医护。而这,并不是与死神抗争的终点。

    突发心跳停止、病因不明,这就意味着患者的生命随时可能再次落入死神的手中。当患者转运至重症医学科时,重症医护团队在郑振主任带领下迅速接手患者,并立即开始对病因进行一一排查。

    气道梗阻、低血容量、离子紊乱、张力性气胸……当一个个可能病因被排除的同时,超声下明显增大的右心室,让医生们的目光锁定在“肺栓塞”,也就是传说中的“猝死之王”,而在肿瘤患者中发生概率倍增。紧急的肺部CTA检查证实了重症人的猜想,左侧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各分支血管均被栓子堵满,同时血压也难以维持,而目前唯一解决的途径就只有“溶栓”,否则就是死神的再次降临。

    所谓的溶栓就是将溶解栓子的药物通过静脉输注,达到周身循环,以期在血管堵塞部位发挥作用,溶解栓子,溶栓的同时有极大可能造成大脑、消化道等身体的其它器官出血,绝对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生死一线的抉择中,家属全力支持配合,更是给了重症人绝不退缩的斗志,只为抓牢哪怕万分之一的希望。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评估了各种溶栓药物利弊后,重症医学科郑振主任制订了rt-PA的溶栓治疗策略。

    2个小时,药液在血管里流动,重症医学科的医护紧密地监测着各项生命指标的波动,并做好了随时有器官出血的各种应对预案。血压上来了,血压稳住了,呼吸频率慢下来了,氧合上来了……生命的曙光终于开始从厚厚的阴霾中洒下一缕缕光亮……

在重症医学科的严密监护治疗下,患者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卡,逐步恢复,现已顺利转回了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415091609.png

    重症医学科作为辽宁省肿瘤医院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中心,承担全院急、危、重患者的诊治工作。科室团队稳中求进,不断创新,突破多项新技术、新业务。科室医护团队紧密配合,业务不断精进,紧跟时代脉搏,遵循疾病规范化诊疗,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当下,为兄弟科室提供更完善的支撑保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救治服务,以心医疗,尽最大可能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