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至23日,由辽宁省肿瘤医院申报并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24结直肠癌整合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大会”在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圆满举办。
本次大会以“整合、规范、引领”为主题,充分体现整合护理在“控瘤”“控症”“扶生”“慰灵”中的重要作用。会议聚焦大肠癌患者的医疗与护理,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理念和创新技术,并邀请了12位国内顶尖的临床、营养及护理专家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护士长于淼、王红梅和刘威主持。
大会首先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泠院长致辞。王泠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临床工作中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为患者提供最优化、个体化的整合照护。同时,她强调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促进大肠癌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倡导将护理创新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使更多患者受益,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价值。
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道肿瘤专家张敬东教授作了关于MDT在肠癌全程管理中临床实践的分享。张教授结合具体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MDT在肠癌新辅助治疗、肠癌肝转移治疗及肠癌肺转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强调全生命周期关怀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治疗与照护。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郑建勇教授在大会上深入解读了2024版ASCO指南,并对精准治疗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论证。他的分享为CRC的诊疗提供了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指导,进一步助力精准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
辽宁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马思平教授在大会上分享了关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影响因素及最新诊疗进展的精彩内容。他强调,LARS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后常见的长期后遗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博士李心蕙教授分享了结直肠肿瘤患者全程营养管理的经验。她详细介绍了如何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评分、量化相关指标及实施科学的营养构建,为结直肠癌(CRC)治疗提供了合理且有效的指导和建议,进一步提升了营养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大会紧扣整合护理的核心理念,邀请了多位权威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与分享。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执行院长王泠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伤口造口医学中心主任胡爱玲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周玉洁教授,浙大二院护理部副主任杨燕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护士长吴凤教授,以及辽宁省肿瘤医院的徐桐红护士长、王慧护士长等专家,围绕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护理、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与护理、提升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就医体验以及加强大肠癌并发症管理等主题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专家们的精彩分享进一步加深了护理人员对整合护理理念的理解,切实推动了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模式,使结直肠癌患者的整体护理更加系统化和人性化,向整合护理的方向迈进。
本次会议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的护理专家和护理骨干共计400余人参会,会议的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2600人次,充分体现了此次会议的学术价值与行业关注度。
大会总结由专委会副主委、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辉教授主持。她强调,应加强跨区域、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大肠癌护理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李辉教授指出,要运用整合护理的新思维、新发展,提高肿瘤护理人员的规范化专业技术能力,将专业知识传递给患者,增强患者防病治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她对各位专家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整合护理大会为大肠癌领域的护理专家和学者提供了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围绕大肠癌患者在防筛、诊治、康复过程中的新进展、新成果展开了广泛探讨,着眼于大肠癌的“防、筛、诊、治、康”和“评、扶、控、护、生”五大环节,提出了创新的诊治护理新模式。大会的圆满举办充分展示了辽宁省肿瘤医院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及执行力,赢得了参会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