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专】2025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奉天·辽肿消化道肿瘤精准放疗交流会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查阅: 转发

7月4日,值辽宁省肿瘤医院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院50周年之际,经辽宁省抗癌协会指导支持,第一届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沈阳成功召开。7月5日,"奉天·辽肿消化道肿瘤精准放疗交流会"同期举行。

微信图片_20250716094940.png

本次会议汇聚国内消化道肿瘤放疗领域顶尖专家,共聚沈阳探讨行业前沿发展。与会专家围绕精准放疗关键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及临床实践难点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专委会的成立严格遵循《辽宁省抗癌协会章程》及《辽宁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规定》,经由省市单位推荐、秘书长办公会审议、省卫健委备案等规范程序完成筹备。成立大会由辽宁省抗癌协会副秘书长赵岩教授主持。

第一篇章:辽宁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关键手段,在推进精准放疗技术应用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放射损伤的安全防控。他指出,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临床肿瘤放射诊疗安全与医患健康保障迈入规范化新阶段。未来,希望专委会在屈艳丽主委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肿瘤放疗防护事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辽宁省抗癌协会副秘书长赵岩教授主持会议,并介绍专委会筹备情况。根据《辽宁省抗癌协会章程》及《辽宁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规定》,经院校、省直单位、部队医院及各市医疗机构推荐,在完成秘书长办公会审议及省卫健委备案等程序后,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顺利完成筹备工作,最终成功召开第一届成立大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章真教授通过视频致辞祝贺。她指出,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全国范围内成立的第三个省级放射防护专委会。章真教授期望该专委会能在放射损伤防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放射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后,大会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开展选举工作。辽宁省抗癌协会办公室副主任于慧会代表协会秘书处现场宣读了《辽宁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规定》。

经过全体委员投票选举,第一届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委会的领导班子正式产生:辽宁省肿瘤医院屈艳丽教授当选为首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喆教授当选候任主委,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晓虹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卓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贺政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姚鸿民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曾雪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学术部办公室主任樊文竹主持聘任仪式。

辽宁省肿瘤医院屈艳丽教授在就职演讲中强调,专委会的成立对推动省内放射损伤防护标准实施、提升从业人员诊疗规范、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专委会将在辽宁省抗癌协会指导下,联合全体委员,依托国家和省级平台,建立高质量医疗放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肿瘤放射防护在放射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专委会将着力开展学术研究、专业培训和多学科协作,以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同时加强公众科普宣传。

大会最后,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朴浩哲教授对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在肿瘤放射治疗日益精准化的背景下,成立放射防护专委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朴教授强调,第一届专委会要科学规划工作布局,着力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凝聚省内专家力量,为放射防护领域提供专业支持;要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切实做好防护工作。

第二篇章:2025奉天·辽肿消化道肿瘤精准放疗交流会

7月5日,“2025奉天·辽肿消化道肿瘤精准放疗交流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辽宁省抗癌协会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150余名专家现场参会,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3万人次。会议聚焦食管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精准放疗领域,围绕最新临床进展、靶区勾画技术和放射性损伤管理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开幕式上,辽宁省肿瘤医院长刘也夫教授代表院领导班子致辞,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向与会专家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医院将以建院5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一院两区”平台优势,与各位专家携手推进消化道肿瘤精准诊疗的规范化建设,共同为提升辽宁省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贡献力量。

辽宁省肿瘤医院孙德宇教授对与会专家及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共同见证本次交流会的隆重开幕。

执行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屈艳丽教授致欢迎辞,她首先对各位专家同道长期以来对医院放疗科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本次会议将为精准放疗与放射损伤防护的融合发展搭建重要平台,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分会的新一届主任委员致辞。李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分会,对本次消化道肿瘤精准放疗交流会的胜利召开和肿瘤放射防护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

学术环节

第一环节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阎英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李杰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姜新教授共同主持。

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分享了食管癌放疗最新进展。研究显示,新辅助放化疗中肺部并发症死亡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对于食管鳞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虽显著提高pCR率和3年生存率,但治疗毒性和非肿瘤相关死亡率也随之上升,临床需权衡获益与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惠周光教授就食管癌器官保留策略进行了专题报告。研究显示,浅表食管癌内镜切除术后存在较高淋巴结转移及复发风险,建议开展术后辅助治疗。现有证据表明,辅助放化疗较单纯手术更具优势,其中T1a伴脉管癌栓及T1b患者尤其推荐该治疗方案。

四川省肿瘤医院王奇峰教授讲解了局晚期进展食管癌治疗进展。他通过临床病例经验,验证了局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重要性,细化了化疗药选择和降低化疗强度、靶区范围选择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以及治疗后与手术间隔时间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王教授还提到,可以通过影像组学特点动态变化,预测食管癌病理学完全缓解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鑫教授讲解了局部晚期不可切食管癌放疗进展。她提到,放化疗联合免疫对比单纯放化疗,免疫治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此外,针对免疫治疗时间节点,诱导组、同步组比巩固组预后更好。若食管癌患者有转化治疗可能,应尽量选择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

讨论环节,鞍山市肿瘤医院艾春玲教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医院乌左祥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鞠再双教授总结了食管癌放疗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以及食管癌的个体异质性。

第二环节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春波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亮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吴春丽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孙德宇教授共同主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讲解了肝癌立体定向放疗的几项注意事项,并强调肝功能的评估、磁共振的应用,以及呼吸运动度对放疗靶区准确性与根治性疗效有重要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讲解了胃癌的放疗进展,回顾了从传统胃癌新辅助时代到如今免疫时代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的pCR率在不断提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桂超教授讲解了胃癌放疗靶区勾画,介绍了胃及周围淋巴结分组,并提出了胃癌放疗靶区勾画的重点和难点。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永恒教授讲解了胰腺放疗新进展,探讨了胰腺癌放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新辅助放疗可能为胰腺患者带来的获益。

在本篇章讨论环节,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文陆教授、盘锦市中心医院许德颖教授、本溪市中心医院张德智教授参与讨论,通过以上几位专家的分享,对消化道肿瘤靶区勾画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专题会环节由辽宁省肿瘤医院白静慧教授主持。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政华教授讲解了胆道恶性肿瘤HER2阳性精准治疗进展与展望,提出HER2靶向治疗是改善患者获益的重要选择。

第三环节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屈艳丽教授、沈阳市肛肠医院冯济龙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姚鸿民教授共同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源教授介绍了目前局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疗的必要性,并就直肠癌放疗靶区勾画进行了详细讲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庄洪卿教授讲解了脊柱转移瘤放疗进展及靶区勾画,分析了射波刀脊柱放疗靶区勾画当前指南的合理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辛教授分享了直肠癌新辅助放疗策略,分别讲解了不同指南中关于直肠癌治疗方案的推荐。

在讨论环节,鞍山市肿瘤医院牟妍舒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雷宏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徐兆国教授参与了讨论环节,分享了各自医院在胃癌治疗方面的实践经验。

第四环节,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贺政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卓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李辉教授、抚顺市第四医院张旭红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鑫教授分享了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及放射性脑损伤进展,重点讲解了大体积脑转移瘤放疗的效果和损伤,以及放疗与外科相结合治疗的相关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军教授讲述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及主要影响因素。

辽宁省肿瘤医院于绍芬教授讲解了放射性肠损伤护理、用药和多种治疗手段。

辽宁省肿瘤医院周进教授介绍了2025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并分享了结直肠癌诊疗领域的进展和突破。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阳分院穆毅教授、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周闯教授、抚顺市中心医院肿瘤医院杨轶教授参与了讨论环节。专家们表示,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固然重要,但放疗带来的损伤也不容忽视,未来应更关注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共同提高。

会议最后,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屈艳丽教授致闭幕辞。屈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新老同仁的深入交流,更通过消化道肿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分享,有力推动了辽宁省放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消化道肿瘤放射治疗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