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创】国际首例!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国产分体式机器人(双孔法)+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手术
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查阅: 转发

近日,辽宁省肿瘤医院成功为一名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国产分体式机器人辅助(双孔法)+胸腔镜下肺叶袖式切除术”。该技术填补了这一领域国际空白,提供了“中国方案”。精准切除避免了全肺切除,减少肺部损伤达40%以上。以智能之力突破传统诊疗局限,以科技之光点亮生命希望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716094154.jpg

国产分体式机器人助力登场

潘先生(化名)今年68岁,他有一个习惯,每天烟不离手,尽管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仍戒不掉。近日,他接连几次咳嗽的时候,发现痰中有血丝,这可吓坏了。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了医院检查。

经过缜密地检查,潘先生确诊为肺癌,但病灶位于上叶支气管管口且局部淋巴结怀疑转移,使患者的治疗变得困难,因为常规的肺叶切除无法保证肿瘤切干净,而全肺切除患者很大可能无法耐受。

这可咋办啊?在走访省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被告知手术希望渺茫后,家属一度陷入了悲伤和恐慌当中。经多方打听,了解到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教授团队对于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便慕名而来。

刘教授细心看完患者材料后,立即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通过专家们认真的交流,一致建议患者先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再研究机器人辅助下支气管袖式切除手术。

“放心吧,我们努努力,还是有手术机会的。”这一句盼了许久的声音,在历经了无数次碰壁后,让家属紧张的神经当场破防,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填补空白:永不停止的学习引擎
精准 创伤小 恢复快

手术由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教授带领团队刘长浩副主任医师、刘宇副主任医师、余平文主治医师在国产分体式机器人辅助下双孔法完成肺癌根治+支气管袖式切除操作,麻醉科王南主任医师以及手术室护理团队王倩、赵晓淑、张一晴、张宇琪协助配合。

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

在保证患者完整切干净肿瘤的基础上,让患者避免了全肺切除,所有的操作均在分体式机器人辅助下胸腔镜微创完成。患者术后平稳,术后第五天即顺利出院。

与传统的全肺手术相比,支气管袖式切除手术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肺功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及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等优点诸多优势。机器人手术较常规微创手术相比,术中操作相对更加细致及精准。

填补空白:永不停止的学习引擎

大胆首创双孔

据文献报导,国产分体式机器人目前在全球其他中心大多数以多孔法(≥3)形式开展,目前暂无双孔(2孔)支气管袖式切除的相关报道。

此项技术的突破,不仅体现了团队在创新思路上的不断努力,为此类患者今后的诊疗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验证了国产机器人在复杂胸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的里程碑。

肺癌手术新纪元

刘宏旭教授团队此次成功开展的国产分体式机器人辅助(双孔法)+胸腔镜下肺叶袖式切除术,不仅为此类患者带来了微创及快速康复的希望、安全及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为辽宁省肿瘤医院及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在局部晚期肿瘤患者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携手共绘新篇

 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医疗模式的革新。让肺癌逐步成为慢性病,是辽肿胸外科人一直以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