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合理营养与癌症预防
时间:2022年04月15日 查阅: 转发

图片90.png

众所周知癌症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是遗传、环境、精神心理以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营养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不合理的营养可以影响肿瘤发生的启动、促进以及进展的任一阶段,不平衡的膳食结构或不良的饮食习惯成为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而又无形的“推手”。

那么,都有哪些膳食营养因素会导致癌症发生风险增高?又有哪些食物能够起到降低患癌的风险呢?下面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过多的畜肉及加工肉类摄入:过多的畜肉摄入意味着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过量,会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风险,但蛋白质严重摄入不足则会造成免疫功能的下降,消化道黏膜萎缩,从而增加食管癌、胃癌的罹患风险,因此蛋白质摄入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而加工肉类如烟熏制品多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内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加胃癌的发病机率。

►过多的动物脂肪摄入:动物脂肪属于饱和脂肪,而过多的饱和脂肪摄入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导致炎症及胰岛素抵抗,从而促进多种肿瘤的发生,如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过咸或过多盐腌制食物摄入:高钠盐饮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盐腌制食物的过量摄入同样伴随着过量亚硝酸盐的摄入。

►过量饮酒:长期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增加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过烫食物的摄入:有些人喜欢吃烫的食物,喝很烫的汤或茶,殊不知这是一种饮食上的陋习;65℃以上的食物被列为Ⅰ类致癌物,会损伤食道黏膜,长此以往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不良烹调方式下的食物:烧烤、油炸类食物在烹调过程中会产生苯并a芘、多环芳烃、杂环胺、丙烯酰胺等强致癌物,增加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发霉变质的食物:发霉的大米、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物,一次大剂量的摄入会造成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而长期小剂量的摄入则会导致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