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科普|肺结节=肺癌?看完这篇推送,你就懂啦!
时间:2019年11月13日 查阅: 转发

年终岁末,很多单位都给员工安排了健康体检。报告一出,很多人都被医生告知肺里发现了“小结节”。听到这样的消息,很多人会惊慌失措,煌煌而不可终日。也有些人不以为然,等“小结节”长大变成了“肿块”,往往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小编现在就通过回答几个常见的问题,告诉大家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肺部结节。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小于或等于30 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根据其病灶多少分为孤立性肺结节与多发性肺结节。肺部阴影按照病灶大小分为肿块和结节。其中,病灶直径大于30 mm为肿块,≤30 mm为结节,5~10 mm为小结节;根据肺结节密度不同,划分为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又根据 GGN内所含实性成分多少,可分为单纯GGN和混合GGN。

发现肺结节,不容忽视,但也不必惊慌。通常以下情况肺癌的可能性大:年龄在55岁以上;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和家族史的患者;肺部小结节直径>1厘米;边缘有毛刺和分叶;内部密度不均匀表现为实性结节或者混杂性结节。

需要注意的是,有吸烟史的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吸烟支数>400支每年的吸烟患者患肺癌的机率会明显增高。

对于筛查发现的实性结节,≤5 mm者,每年1次进行随访;6~7 mm的实性结节,6个月内复查 CT;8~14 mm者,3个月内复查CT或者进行 PET—CT检查;而>115 mm的实性结节,则需迸一步行增强CT或PET.CT检查,低风险者3个月复查, 高风险者需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部分实性SPN,8 mm,则需进一步PET—CT检查,存在高危因素的,则需考虑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对于单发的GGN,≤6 mm者不需要常规随访;≥6mm者,需在6-12个月后进行确认,若仍存在,需两年复查一次至五年。对于多发的肺结节,无论是纯的GGN,还是部分实性结节,都应遵循依据最大结节的随访原则,依据最大结节的大小、性质,判定后续的处理原则及随访时间。

目前,微创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肺部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胸腔镜手术应用广泛,创伤非常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不需要做化疗和放疗,是安全可靠的。

终上所述,肺结节并不等于癌症。只要老百姓正确认识肺部小结节,遵医嘱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过度诊疗或延误诊治,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