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协办的“食力守护 医心前行”食管癌多学科大型公益活动在沈阳成功举办。该活动以食管癌患者为服务重点,覆盖全国食管癌高发的10个省(区、市),构建从食管癌的防治、营养到心理健康等多维度的义诊新模式,联合各地医院及专家医生为食管癌患者提供公益关爱科普和义诊咨询服务,同时也提高公众对食管癌防治的认知水平,通过搭建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食管癌诊疗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推进落实。
活动中,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宏旭强调,食管癌作为全球十大癌症之一,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容忽视。随后刘院长介绍了辽宁省肿瘤医院作为集肿瘤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中心,在辽宁地区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医院与辽宁省癌症中心、辽宁省肿瘤研究所、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及辽宁省抗癌协会构建起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共同筑牢辽宁省肿瘤防治事业发展新基石。刘院长还表示,辽宁省肿瘤医院自2018年起便积极推行食管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通过整合各科室的专业力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秦宝丽教授在活动中强调了此次“食力守护 医心前行”食管癌大型公益活动的意义。秦主任表示,活动旨在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诊疗、营养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维度服务,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她希望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食管癌的认识,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风险。她期待此次活动能成为食管癌防治工作的一面旗帜,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
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马业罡教授强调了食管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食管癌发病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之间的密切关联。马主任指出,长期食用腌制、霉变或烟熏火烤食物,大量饮酒、吸烟,以及喜欢吃过热、过烫或粗糙的食物等,都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他强调,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马主任还介绍了辽宁省肿瘤医院在食管癌防治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包括胸外科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成就。马主任表示,食管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医院将继续加强与各界的合作,推动食管癌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在义诊科普讲堂现场,辽宁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宿濛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关于食管癌,您了解多少》,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李心蕙教授详细讲解了《食管癌患者营养治疗知多少》,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四科王晓娇主管护师强调了《食管癌患者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重要内容。现场专家们深入浅出地为大家科普了食管癌的相关知识,这些科普内容不仅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全面地了解疾病,还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的疾病应对策略,从而增强了他们抗击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在义诊咨询过程中,刘宏旭教授、秦宝丽教授、马业罡教授、屈艳丽教授、董茜教授、宿濛教授、许敏教授、李心蕙教授、王晓娇主管护师作为食管癌诊疗领域专家亲临现场,从食管癌诊疗、营养、心理等方面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交流。
活动现场迎来了超过100位食管癌患者及其家属,每位到场的患者都接受了医疗团队的详尽疾病评估。医疗专家们仔细记录了他们的病情信息,为每位患者提供治疗建议、日常保健建议和专业的就医指导,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并为他们指明了后续治疗和保健的方向。参与活动的患者和家属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食管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患者家属张先生说道,“这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食管癌的防治知识,并看到了医生们的专业和热情,对食管癌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通过这次活动,辽宁省肿瘤医院再次展现了其在食管癌诊治领域的专业实力,也彰显了医院服务社会、造福患者的责任和担当。医院期待持续举办更多这样的公益活动,为食管癌患者和家属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共同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食力守护 医心前行”——食管癌多学科大型公益活动将整合宣讲、义诊、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在全国陆续开展数十场公益活动,着力提升食管癌疾病诊疗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助力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