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解码精准医疗 甲状腺头颈科迈入微创手术新时代
时间:2022年09月14日 查阅: 转发

图片16.png

辽宁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科一病区在李振东主任的带领下,现已成熟开展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弥补了院内应用机器人技术在头颈疾病治疗领域的空白,标志着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在机器人微创技术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达芬奇机器人在头颈部肿瘤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头颈外科医生的技能极限。高清内镜系统能提供三维、 超高清、放大 10~15 倍的视野,使外科医师更容易辨识和控制咽喉部肿瘤的边界、血管、神经及骨性结构。

典型病例1:患者男性,58岁,以“咽部不适40天,疼痛20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侧腭舌弓及软腭可见表浅溃疡性肿物,约2.5*2cm。术前病理:鳞状细胞癌。术前肺ct提示肺部肿物不除外恶性,经MDT会诊后建议行手术治疗肺部肿物。由于传统口咽癌扩大切除需游离皮瓣修复,面部颈部切口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可能会延误肺部肿物手术时间。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机器人辅助下口咽癌根治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于2022年8月16日实施机器人辅助下口咽癌根治手术。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李振东主任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典型病例2:患者女,59岁,以“发现颈部肿物三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左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5*4cm,质硬,固定。左扁桃体饱满。CT提示扁桃体增厚,左颈肿物与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关系密切。传统手术需要气管切开,经与家属商量后,于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扁桃体切除、左颈根治性清扫。术后第七日恢复后出院。。

头颈部是体现人体美的重要部位,传统开放手术造成的瘢痕会影响颌面部的外观,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创伤。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机器人的引入,使得外科医生们能够做到精确、微创的切除病灶。手术机器人能提供较传统的手术更为清晰的视野和灵活的操作空间,以往不能很好暴露的手术死角或者禁区,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变得轻松自如, 是微创外科领域又一件新的武器;摒除了传统手术的限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解剖清楚、术后疤痕小(美观)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关注和推广。

随着患者对术后美观及术后恢复时间的需求上升,机器人手术有了越来越多的适应症群体,避免了气管切开,减少了费用的同时也减少了手术创伤。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未来,甲状腺头颈科一病区将开展更多机器人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手术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