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医视点|多年的“大肚子”消失了,妇科肿瘤诊治团队“精工细活”让生命不再“负重前行”
时间:2022年04月13日 查阅: 转发

图片96.png

40cm的巨大肿瘤在体内“堵”了四年之久,眼睁睁看着它“由核桃变成哈密瓜,又变成大西瓜”。那种憋闷与窒息,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是怎样的煎熬与无助? 这不是与肿瘤抗争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位普通人对疾病的无知与恐惧,受困于经济的限制,不得已的妥协。最终,实在无法忍受痛苦的患者在经历了多家医院的拒绝以后,来到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四病区,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求医之旅。

徐阿姨是一位五十多岁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春种秋收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五年前她感觉腹胀,饮食较差,偶有腹部疼痛,自己盲目吃了好多药未见好转,腹部的这个“大球儿”越来越大,就像怀了孕似的。2018年曾就医于其他医院,并明确查到腹部有个肿瘤,当时医生就建议立即手术,并反复告知肿瘤已经很大,错过机会很可能以后很难切除。由于讳疾忌医以及经济因素,徐阿姨没有接受治疗,选择回去观察。直到2021年3月,腹中“大球儿”越来越大,看起来比即将临产的孕妇还要大。徐阿姨已经不能吃饭,大小便困难,并且肿瘤压迫造成呼吸困难,夜里难以睡眠。百般折磨以后,徐阿姨及全家人终于鼓足勇气,做好充分准备后再次踏上了就医之路。辗转多家医院,都因考虑到手术风险而未能得到治疗。

 

 今年三月,徐阿姨辗转来到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四病区王纯雁主任亲自接诊了徐阿姨。充分检查并评估病情以后,考虑到这个直径竟接近40厘米的“大球儿”为腹盆腔占位性病变!多个脏器受压迫,且在肚脐偏右的位置可见巨大质硬肿物,似肿物外侵并已经造成感染,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虽然病情相当复杂,但尽力一搏仍有希望。于是,王主任在第一时间召开院级MDT会诊讨论,邀请影像科董越教授、普外科赵国华教授、泌尿外科王凯教授、肿瘤内科王远鹤教授以及麻醉科常洪教授,专家们在认真讨论以后,制定了详实的手术方案,并精准到每一步操作可能出现的细节:比如腹壁肿物如果为浸润转移,需要备补片;如输尿管受侵需要备输尿管支架管;术前要充分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并在患者已经排便困难的情况下进行肠道准备等等。

万事俱备后,2022年3月12日,王纯雁主任亲自主刀,王永鹏主任医师、张悦医生及李玮珊医生作为助手,在麻醉师索良源医生以及手术室王春、陈晨两名护士的紧密配合下实施了手术。

术中见肿瘤发源于右侧附件,严重压迫盆腔各器官,尤其与双侧输尿管密切浸润,上届直达剑突水平,将上腹部器官挤压到腹部四周边缘。比较幸运的是,脐旁肿物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为炎性病灶,并非肿瘤浸润。请泌尿外科一病区王凯主任医师台上会诊。在手术团队的通力合作下,精细解剖肿物与主要血管,未损伤主要血管及重要脏器。将受侵段输尿管与肿物一并切除,并精细吻合输尿管。脐部彻底清创后缝合。历尽4个小时精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

多年带病之躯经受如此大的手术,术后能否顺利恢复仍让人充满顾虑。在医生的悉心观察和王玲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的精心呵护下,徐阿姨术后恢复的也很顺利。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并送医务人员锦旗表示感谢。出院时,徐阿姨给医护人员深深鞠躬并动情地说:“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并没抱太大希望,尤其被多家医院拒绝后更是心灰意冷。但是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就医的经历,不仅让我彻底解决了多年的顽疾,感受到了医疗技术的强大,更是体会到了医护人员如家人般的温暖”。她表示,后续一定会积极配合治疗,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妇科四病区王纯雁主任介绍说,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符合粘液性腺癌。卵巢肿瘤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引起患者注意,肿瘤增大会有腹胀、进食困难、大小便改变等压迫相应器官所出现的症状。很多患者也是由于肿瘤压迫重要组织器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才来就诊,但像徐阿姨肿瘤增大到这种程度才来就医的实属罕见。不幸中的万幸,卵巢粘液性腺癌一般发展较缓慢,根治性手术切除以后,进行规律的化疗以及定期复查会有相对不错的预后。

 

在此,提醒广大患者朋友,发现肿瘤疾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诊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最安全、最经济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