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选自《雷锋日记》:
1962年4月17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享誉京城的“活雷锋”孙茂芳。退休13年来,他仍然保持着几十年来的那股热情,始终践行着自己“学一辈子雷锋、做一辈子好事”的诺言。
“学雷锋要经得起别人说三道四”
2000年12月,忙碌了大半辈子、做了几十年好事的孙茂芳退休了,不少人劝他说:“这些年学雷锋奉献了不少,该考虑享受一下生活了。”他却回答道:“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在这一年的3月5日,他上街以“今天是什么日子”随机对100个人进行现场调查,没想到大多数人回答“不知道”,只有十几个人作了准确回答。
在北京一所中学,听完孙茂芳报告的一位学生苦恼地说:“我每次做点好事,有的同学就说我是出风头、挣表现。”孙茂芳告诉这位学生:“学雷锋做好事就要经得起别人说三道四,做得久了,做得实了,别人的冷嘲热讽就会变成由衷的赞美与褒奖。”
在河北企业家代表年会上,数百名企业家听了孙茂芳的报告后,纷纷表示要多做好事。但有一位老板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好人没好报,做好事有时却被冤枉,真不知学雷锋是好事还是多事。”
“我们不能被路上一块石头绊倒了就再也不走路了。”孙茂芳幽默地说,“只要把这块拦路石搬开,前行的道路就会一马平川。”
“共产党员不攀你这样的困难人群,那要党干什么”在街道组织的一次学雷锋活动中,孙茂芳了解到自家附近住着一位身患多种疾病的孤寡老人张美玲。他对老人说:“你身边没有亲人,我就是你的亲弟弟,我家离你住的地方很近,有困难尽管对我说。”从此,孙茂芳就成了张美玲老人家中的“常客”。只要不出差,他每天都要带上好吃的,到老人家里坐一坐,聊聊家常,帮助打扫卫生。13年来,孙茂芳亲手帮扶赡养了5名孤寡老人,累计照顾和赡养孤寡老人18人,其中9位去世时,都是他亲手给穿的寿衣。不管走到哪里,孙茂芳都随身带着一沓个人名片,走到哪儿发到哪儿。名片上,有他身着军装的照片,印着“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办公室主任”等16种荣誉和“头衔”,还有他的网址、邮箱和联系电话。
笔者问他,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你把名片走到哪儿发到哪儿,这么高调学雷锋为了啥?他回答说:“学雷锋做好事本就不需要遮遮掩掩,了解和学习雷锋精神的人越多,我觉得自己越有价值,这其实为的是给雷锋精神做广告。我最高兴听到的是老百姓说共产党好!解放军好!社会主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