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室与重症医学党支部的医护团队:重症医学科王为医生、穆盛田医生,手术室吴宇婷护士,在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于辉的带领下,携带模拟人道具来到606所幼儿园,为这里的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现场急救知识以及海姆利克急救法,教会大家正确进行院前急救。为了让老师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急救方法,医护人员模拟儿童突发紧急状况场景,指导老师们进行正确急救,第一时间解除危机。
CPR技术,回天有术。穆盛田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讲解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的使用等急救理论与施救技巧。吴宇婷护士和于辉护士长在CPR模型上演示实践操作急救手法,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百说不如一练,在对心肺复苏知识进行第一场充分讲解后,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们在医护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大家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试着去完成刚学会的一整套急救措施。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管异物堵塞窒息而死亡的儿童近3000名,意外发生很突然,送医救治来不及,此时就地急救特别重要。王为医生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概念、原理、成人及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要点与操作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及现场演示,让现场观众对异物卡喉急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确“海姆立克急救法”理念后,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们两人一组进行操作演练,从手的摆放位置、用劲力度、按压次数等细节进行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培训结束后,606所幼儿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类似突发状况,也可以做到会救、能救、敢救,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医护人员倾囊相授科普救护常识,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了扩大科普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受益,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室与重症医学党支部力争把健康教育、急诊急救真正送进学校、送进家庭、单位、公共场所等等,造福千家万户,更好的守护人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