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辽宁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承办的奉天 · 2021头颈部肿瘤高峰论坛暨辽宁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顺利召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取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模式。来自省内外的专家教授带来精彩的讲座,汇聚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理念和技术,展示肿瘤诊疗学术风采,进一步提升了辽宁省头颈部肿瘤的诊治技术及营养、姑息止痛治疗水平。大会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病区主任李霞教授主持会议。
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为大会致辞,充分肯定了头颈部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重要性,希望这种先进的方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存质量,期待与会专家就头颈部肿瘤免疫及营养治疗、肿瘤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以及疼痛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术交流,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分为两大部分,首先进行的是头颈部肿瘤专题。由中国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乔俏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刘飞教授、中国医科大附属口腔医院谭学新教授、鞍山市肿瘤医院艾春玲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伟教授担任主持人。鞍山市肿瘤医院牟妍舒教授、锦州医大附属一院张文陆教授及丹东市第一医院姜香玉教授参与讨论。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充教授带来了《头颈部肿瘤营养治疗》专题讲座,充分认识到营养不良是影响治疗预后的不良因素,再一次明确头颈肿瘤营养治疗的全程管理以及注意事项。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麦海强教授的《鼻咽癌的免疫治疗最新进展》讲座通过对多种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实验研究的剖析,再次对不同PD-1/PD-L1药物的机理有了进一步了解,并明晰了针对不同的临床适应症选择药物的策略。
辽宁省肿瘤医院的李振东教授的《下咽癌治疗新进展》讲座勾勒了头颈部肿瘤MDT的诊疗过程,并就下咽癌患者的详细分组、个体化治疗、卫生经济学评价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烨教授通过《头颈部鳞癌放疗联合免疫进展》解读了HNSCC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多组临床数据,对于复发转移HNSCC开展SBRT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辽宁省肿瘤医院董慧蕾教授分享了局部晚期口咽癌的多学科诊疗病例,通过术前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肿瘤达到了降期效果,提供了手术机会,进一步提高了晚期头颈部鳞癌治疗的有效率。讨论嘉宾对此展开积极讨论交流。
会议第二部分是癌症康复与肿瘤姑息治疗专题。北部战区总医院朴瑛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赫丽杰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白静慧教授、铁岭市中心医院张慧镌教授担任主持人。辽宁省肿瘤医院姚鸿民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宏教授及盘锦市中心医院张君薇教授参与讨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钒教授的《癌痛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大连市五院的边吉来教授的《爆发痛管理》和辽宁省肿瘤医院白维君教授的《合理用药指南(2021版)》讲座分别就癌痛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癌痛的筛查和评估、癌痛药物治疗的选择以及癌痛药物不良反应做了详细阐述。他们均强调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理念,让肿瘤患者“生存有质量,生活有尊严,离世无痛苦”。
辽宁省肿瘤医院裴祎教授根据国际指南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展示了医院骨与软组织外科对脊柱转移癌实施外科处理的多个实际案例,强调外科干预使脊柱转移癌患者增加了新的诊疗手段,降低了截瘫风险,不仅为后续放疗保驾护航,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次会议线上参会达3.65万人次,会议内容充实,学术氛围浓厚,线上线下互动热烈。不知不觉,夜色阑珊,在全体与会者凝神贯注的聆听中,本次大会接近了尾声,与会者意犹未尽。大会主席李霞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头颈放疗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将不忘初心、履践致远,在头颈部肿瘤精准诊疗的“沃土”上持续耕耘,与全国同道携手并进,在姑息治疗领域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稿件、图片来源:头颈放疗病区
编辑:党委宣传部 王瑶
责编:党委宣传部 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