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被认为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据 WHO 报道,每年约30万人新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卵巢癌约占女性肿瘤的4%,其五年生存率仅为44%,较高的致死率使得很多患者闻其色变。 每年的5月8日,被定为“世界卵巢癌日”。绝大多数患者或家属在得到“卵巢癌”这个诊断后,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满心绝望。在疫情防控的现阶段,患者们也产生了大量疑问:得了卵巢癌应该怎么办?是赶紧入院治疗还是在家等待疫情结束再去医院?去医院该如何进行核酸检测?卵巢患者治疗后如何进行居家护理? 针对以上问题,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五病区在“世界卵巢癌日”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线上直播讲课及线上答疑活动,本次活动分三场进行。 活动海报 首场活动 王丹波院长主持首场活动 首场科普讲座由辽宁省肿瘤医院院长王丹波担任主持。妇科主任王纯雁围绕“如何早期发现卵巢癌”进行讲解,她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深刻理解大家的种种不安,另一方面也从专业知识上给予已确诊的患者最大的安慰。同时,从一个妇科专家的角度带大家全面了解卵巢癌,让大家知道卵巢癌并不是无法预防的,给大家成功树立起及早预防肿瘤的意识。 妇科五病区副主任杨卓进行科普讲座 妇科五病区副主任杨卓以“PARP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为题进行讲解。她详细的介绍了卵巢癌基因检测的相关事项,建议若是一个家族中发现有两名以上成员患有卵巢癌(或乳腺癌),高度提示其发病与 BRCA 基因相关,家族中所有成年或已婚直系亲属都有进行基因检测的必要;未成年的家族成员,建议待其成年或结婚后再进行基因检测;对于 BRCA 相关卵巢癌患者,可采取手术+化疗+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的方案;而携带 BRCA 突变但尚未发病的患者,如果年龄较高、已无生育需求,可以考虑预防性切除,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基因筛选,彻底阻断这种“ family curse ”。 妇科一病区副主任高岩进行科普讲座 随后,妇科一病区副主任高岩以“卵巢癌患者全程自我管理”为题,从专业妇科角度再次细致的为大家讲解卵巢的规范化管理,让患者及家属更深入的了解治疗及复查的过程,为患者的预后保驾护航。 第二场活动 第二场科普活动由妇科五病区医生徐兴远以“新诊断卵巢癌的规范化治疗”为题进行讲解,对卵巢癌的诊断治疗规范及靶向维持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进行解析,并就疗效分析及副反应进行介绍。 妇科五病区医生徐兴远进行科普讲座 妇科五病区医生王硕进行科普讲座 妇科五病区医生王硕就“卵巢癌患者的随访随诊”,特别是对随访的时间及随访的内容、与管床医生保持联系等环节进行了讲解。 妇科五病区主管护师徐颜进行科普讲座 随后,妇科五病区主管护师徐颜以“卵巢癌患者日常指导”为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就如何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引流管路的护理及详细的饮食指导进行讲解,让患者受益颇深。 第三场活动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场科普活动由妇科五病区医生王静通过分享一个晚期卵巢癌多次复发的病例,详细讲解了PARP抑制在晚期卵巢癌全程(一线、二线、后线)维持治疗中的价值、以及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不良反应及监测方法。 妇科五病区医生王静分享病例 妇科五病区护师董彤彤进行科普讲座 妇科五病区护师董彤彤就“营养升白-助力卵巢癌患者恢复”进行讲解,同时对通过饮食调节患者的抵抗力,从而保障卵巢癌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五月的康乃馨,虽然没有玫瑰的优雅,也没有牡丹的雍容,更没有栀子花的芳香,但却有默默沁人心脾的清幽,温暖你我的心田,本年度世界卵巢癌日恰逢母亲节,妇科五病区的医护人员从下午一点到晚上八点,全程守护,答疑解惑,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欢乐、一起感动、一起温暖着...... 科普链接 卵巢,是位于女性盆腔内的一对实质性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和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以促进和维持女性性征的发展。卵巢癌是发生在女性卵巢的恶性肿瘤,它的病因不明,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持续排卵、不孕及其治疗、家族史、种族、饮食及肥胖等。大多数患者没有卵巢癌相关特异性症状,可能出现异常腹胀、盆腔疼痛或异常疼痛、吃饭困难或易饱、尿路症状等。卵巢癌的分期主要依据 FIG 分期,其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还包括肿瘤分级、术后残余病灶大小、组织学类型、年龄及癌性腹水等。卵巢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这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 关注!关注!关注! 辽宁省肿瘤医院疫情期间 门诊就诊攻略 辽宁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线复诊”上线了 稿件、图片来源:妇科五病区 编辑:刘换 洪流 责编:郑阳 你“在看”我吗?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