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碘与甲状腺那些事儿
时间:2022年05月13日 查阅: 转发

2022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主题是“智慧人生健康路,科学补碘第一步”,旨在通过宣传科普碘缺乏病防治和科学补碘知识,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图片
图片

碘是人体必需的化疗营养物质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经过肾脏排泄,以此来维持碘的正常含量,以保证人体正常功能运转。碘在人体中的含量约为30mg,主要贮存在甲状腺当中,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则主要起调节人体中蛋白质、糖以及脂肪的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碘缺乏是指自然环境缺碘或自身碘摄入不足,导致机体的碘含量不足。当机体长期碘缺乏时,就会影响机体健康,造成碘缺乏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等。

图片

碘过量是指机体内碘的含量超过了人的正常生理需求量。食物(海藻、海带、食用盐等)、水源(水含碘量过高地区)以及药物原因均可引起碘过量,当机体无法代偿,就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炎症、或甲功改变等。

科学家发现,机体的碘含量与甲状腺疾病之间呈“U”型关系。不论是碘缺乏亦或是碘过量,人体中的碘一旦失衡,都将影响体内甲状腺素水平,造成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碘与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肿大

碘缺乏/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肿大可在任何年龄发生,是机体对长期缺碘的适应过程。在1995年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碘缺乏长期存在,尤其是育龄妇女和儿童因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非常常见。直到1995年我国实行了食盐加碘政策,此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图片

在中国沿海几个省份,我国首次发现水源性碘过量地区甲状腺肿。有学者利用动物实验来证明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肿,但尚未明确机制。多数学者认为碘过量可使甲状腺滤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肿。

2.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可通过B超、甲功等筛查。研究证实,长期碘缺乏,机体过度代偿,甲状腺增生肥大,反复的甲状腺增生会形成甲状腺结节。

3.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

调查表明,碘过量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的发病率均超过适碘地区。同时研究发现,碘过量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部分发生在碘缺乏地区中补碘后的人群中。其机制可能是碘缺乏时发生的甲状腺结节,在碘过量时分泌合成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当碘过量时,甲状腺会自主调节甲状腺上皮细胞对碘的摄入。当甲状腺自主调节机制发生了异常,碘脱逸不能正常进行反应,又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4.甲状腺癌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从发病率上看,女性略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自食用盐加碘以来,全球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在高碘地区甲状腺癌也呈高发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碘过量通过影响BRAF突变,导致肿瘤发生。我国研究者用碘缺乏地区饮食成功构建甲状腺癌模型,由此可见碘缺乏与甲状腺癌密切相关,但机制尚未明确。有趣的是,在不同的碘摄入的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并无差异。因此,碘水平是否是引起甲状腺癌的发病诱因仍有争议。

科学补碘,碘量适宜

1、针对缺碘地区,食用加碘盐是最安全、简单且有效的方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荐碘摄入量儿童85-120μg,成人120μg左右,孕妇和乳母230μg左右。WHO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5g。

2、针对高碘地区,亦或高碘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建议不要再额外补碘。

3、针对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不建议补碘,或遵医嘱决定是否需补碘。

4、针对重度缺碘地区的人群,建议补碘不宜过多过快,以免患高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他甲状腺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关注!关注!关注!

辽宁省肿瘤医院疫情期间

门诊就诊攻略

辽宁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

“在线复诊”上线了

图片


稿件来源:综合内科

图片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洪流

责编:郑阳

图片

“在看”我吗?

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