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世界睡眠日|你睡好了吗?
时间:2019年03月21日 查阅: 转发


1694768815002.jpeg


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2019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定为“健康睡眠 益智护脑”。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包括“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在过去40余年,以睡眠疾病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涉及呼吸、心血管、生物节律、基础研究、药物学、心理学、中医中药学、环境等各科学领域。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伴随神经元细胞营养不良、萎缩,乃至凋亡,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由于肿瘤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及身体打击,患者伴发失眠的比例非常高。国外数据认为,在癌症人群中自发报告的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0%~50%,其中乳腺癌患者有38-43%睡眠困难,肺癌患者达37%~50%,胃肠道肿瘤约32%,妇科肿瘤患者有29-32%。国内仅有粗略统计,各种类型和阶段的癌症患者总体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6.54%。但对比普通人群睡眠总体满意度仅45.9%来看,这一数据很可能低估了肿瘤患者的失眠水平。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失眠是一种苦不堪言的经历。不少肿瘤患者都会被失眠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患者因为失眠而感到生不如死。除了失眠导致的情绪问题外,长期睡眠不足后,交感神经系统纤维刺激淋巴器官,同时刺激白细胞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导致IL-6和TNF-α的产生,正常免疫功能被抑制,反而间接增加了肿瘤等疾病的风险。


如何确定自己是单纯的睡不好,还是达到失眠的疾病诊断标准了呢?下面几点可以帮你判断: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3、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少于6小时;


如果每周至少3晚发生上述情况,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昏沉、疲乏、记忆力下降等,即可定义为阵发性失眠;大于3个月,为持续性失眠。


什么原因导致失眠呢?

在影响失眠的因素中,疾病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是最重要的,这一因素占82.1%。说明改善情绪对肿瘤患者至关重要,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紧张、多疑、自责等等。

其他包括:疼痛,放化疗副作用,经济压力大,住院睡眠环境差,婚姻家庭关系不和等等,都是导致肿瘤患者失眠的常见原因。

失眠问题虽然常见,但治疗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和误区。通过看医师寻求正规治疗的仅占22.3%,自服安眠药者占33.4%,选择喝中药者占14.5%,大众对失眠药物的选择是欠科学的。针对上述病因来看,失眠的治疗应该至少包括两方面,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根据2016年的ACP指南及2017年的成人失眠治疗指南均建议,首先应指导患者接受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I)(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在用药前可以尝试认知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正念、冥想及呼吸训练法来调整自己的睡眠(具体应在心理医师指导下进行),调整未果的情况下再考虑用药。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获得满意的睡眠,那么合理用药也是一个选择。很多人对药物治疗感到恐惧,其实大可不必,只要通过正规的方法,积极反馈疗效,说出你的诉求,现有药物一定是可以帮助到你,做到利而不害。权衡失眠给身体及生活带来的影响,用药往往是利大于弊的。药物方面的选择,应在具体看诊后,医师指导下进行。这里简要的给大家做个介绍。


1. 偶发失眠者首先建议“小剂量”“间断”“按需”使用催眠药物。应选择右佐匹克隆或唑吡坦作为一线药物。前几周持续,在随访中可考虑逐渐停药。次选苯二氮类药物(安定类),除具有镇静作用外,还可抗焦虑,有肌松和抗惊厥的作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日间困倦、认知和精神运动损害、失眠反弹及戒断综合征。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上述药物在使用中应尤其注意,老年癌症患者由于体质差,肺通气受限,咳痰费力,合并使用吗啡类治痛剂等因素,常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使用时需慎重,以免抑制呼吸。


2. 持续失眠者往往使用上述药物后无法停药。这往往不仅仅是药物依赖的问题,很可能是情绪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一旦不用药,睡眠问题就又暴露出来。此时,让情绪回归安稳,让大脑停下来才是治疗失眠的根本。此时可换用或配合使用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如曲唑酮、米氮平、氟伏沙明等)。每种药物各有所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如,曲唑酮是在国外普通失眠的治疗中最常用的抗抑郁药,曾一度排在失眠处方量的第一位。如患者失眠同时存在化疗后呕吐、食欲不振,往往会选用米氮平。如患者失眠同时伴有强迫思维、穷思竭虑,可能选用氟伏沙明效果更佳。


3. 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复杂难治性失眠,可能需要辅助情感稳定剂、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尤其是奥氮平,虽然对于普通失眠者少用,但对于食欲差、恶心呕吐等化疗反应明显的失眠患者看来,效果很好。而且对于合并使用吗啡类镇痛药的失眠患者来说,安全性甚至高于传统的安定类药物。


4. 不推荐抗组胺药(抗过敏类)、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等。


5. 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中成药对失眠的长期治疗安全、有效。朱砂安神丸、牛黄安宫丸、甜梦胶囊、安神补脑液等并不在指南推荐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