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科普|漫谈子宫肌瘤,去留无需烦忧!
时间:2020年03月11日 查阅: 转发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可一听到“瘤”,女性朋友们都会担忧它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今天就与大家聊一聊子宫肌瘤那些事!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是女性孕育生命的宫殿和产生月经的场所,子宫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子宫肌瘤就是由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它一般生长缓慢、对人体影响小、很少恶变,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18-33%,也就是五个女性中至少就有一人曾经或正在受到它的困扰。子宫肌瘤比较偏爱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关于它的病因有待调查,但确切的是富含雌激素的土壤更容易滋养它的生长。

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

子宫肌瘤可以“七十二变”溜到子宫的任何角落。如果按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则分为以下4种1、子宫黏膜下肌瘤:由于它向宫腔内生长,破坏了内膜的完整性。导致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贫血,甚至血崩,还有影响受孕的可能。此类型肌瘤应及早干预。2、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的类型,占比60-70%。肌瘤小的时候通常不会被发觉;等肌瘤渐渐长大撑起了子宫肌层,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会引起月经量增多,甚至影响受精卵着床,造成流产。3、子宫浆膜下肌瘤:是最“霸道”的类型。对月经影响小,但容易侵犯子宫的邻居们。压着前方的膀胱,引起尿频尿急;“欺负”侧边的输尿管,导致排尿困难,憋在肾里形成积水;再靠到后面的直肠上,会引起便秘。如果这种肌瘤长有细细的脖子-“蒂”,一旦它玩起了转圈圈就是蒂扭转,会引起突发疼痛。4、其他: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等类型都比较少见。

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要想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其实并不难。一定要有定期体检的意识,包括妇科医生的查体+超声的扫描就可以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如果加上磁共振,就更加准确了。

子宫肌瘤,是去还是留?

一般无症状且个头< 5 cm,可以继续观察。特别是接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以不处理,因为绝经后激素水平降低,子宫肌瘤也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应调节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每3~6 个月复查。

出现下列情况一定要警惕!

在定期复查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下面这些状况,应及时治疗:1、单个肌瘤个头大,超过5厘米以上。2、短时间内增长迅速。3、子宫多发肌瘤 4、症状明显:月经不调,排尿排便异常,甚至不孕不育。5、肌瘤变肉瘤(概率极低)。

子宫肌瘤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一、激素类药物:常用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米非司酮等,既可改善贫血症状又能缩小肌瘤体积。适用于不愿手术者、不能手术者、妊娠前、绝经期处理或术前缩小肌瘤以及术后预防复发。但是谨记一点停药后肌瘤可能会恢复治疗前水平。二、手术治疗:1、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和肌瘤,没有后顾之忧,但不能保留生育功能。2、子宫肌瘤剔除术:只是把肌瘤摘掉,术后容易复发。手术的途径有三种:开腹、腹腔镜、宫腔镜,创伤性依次减小。妇科医生会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结合患者的意愿选择适宜的方式。

美丽人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来灿烂的天,迈向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