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喜讯丨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四病区团队这项研究获IGCS年会录用
时间:2023年11月16日 查阅: 转发

    11月5日至7日,国际妇科肿瘤协会全球年会(the 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 Cancer Society,IGCS)在韩国首尔隆重举行。作为妇科肿瘤领域国际上最为顶尖的几大学术会议之一,涵盖了手术、化疗、放疗、病理、基础研究等妇瘤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为参会者提供了妇科肿瘤最新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治疗实践和国际一线大咖的声音,内容贴近临床,着眼于实际问题,一直受到妇科肿瘤医生的关注和好评。

微信图片_20231116091351.jpg

    在IGCS 2023的研究(Trial in Progress,TIP)环节,辽宁省肿瘤医院王纯雁教授指导、王永鹏教授发起的氟唑帕利和依托泊苷交替方案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FARE研究,经过层层筛选之后被IGCS组委会录用,并以电子壁报的形式发布。

    研究背景

    大多数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预后较差。目前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模式是肿瘤细胞减灭术,继之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待临床缓解后根据基因检测HRD状态给予PARP抑制剂或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由于维持治疗费用较高,且目前指南推荐的静脉注射药物的不便利性,使得大部分患者无法完成有效的治疗。之前还没有研究者探索过PARP抑制剂和化疗交替方案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的潜在获益。

    FARE研究是一项评估氟唑帕利和口服依托泊苷交替用于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的前瞻性、单臂、单中心、II期临床试验(中国抗癌协会一级资助项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200061780)。在FARE研究中,王永鹏教授团队之所以选择氟唑帕利和口服依托泊苷作为研究药物,是由于这两种药物均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两药的不良反应并不叠加,可以单独管理,有可能达到增效但不增加毒性的目的,且两种口服药物具有经济、服用方便等优势,适合长期应用。

    研究概述

    FARE研究纳入FIGO III-IV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或高级别子宫内膜样卵巢癌患者,要求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无可见残留病灶,术后含铂化疗达临床缓解,提交肿瘤标本检测BRCA突变及同源重组缺陷状态(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

    计划入组3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给予患者每天2次150 mg氟唑帕利治疗,持续1个月,之后接着服用每天1次50 mg依托泊苷治疗,同样持续1个月。患者交替服用两药,维持治疗24个月,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截至投稿日期,入组的13例受试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这例患者有复发高危因素,同时具备IVB期、IDS手术、R1切除等高危因素。其他患者定期随访,CA125数值维持在较低水平,影像学复查未见复发转移的迹象。安全性方面,除了氟唑帕利和依托泊苷的常见副反应,尚未报告3级及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整体安全性可控。

综上,FARE研究采用氟唑帕利和口服依托泊苷交替用药的全新维持治疗方案,旨在探索这种新方案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期待FARE研究结果早日发布,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提供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