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员工版
科普|应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出现高血压怎么办
时间:2022年09月02日 查阅: 转发

图片29.png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在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需要停药及应用降压药物。应用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后日常血压监测及管理十分必要。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这个压力过大,就称为“高血压”。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的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若自己在家中测量,血压超过135/85 mmHg则提示血压增高。理想的血压是<120/80mmHg。

1.初始用药患者,每周一次;三个月后,每3周一次。

2. 高血压患者治疗未达标的,每天测血压,早晚各一次。

3. 经治疗血压达标的,在服药的情况下,每周测1-2次。

1级:<140(收缩压)/90(舒张压)。

2级:≥ 140(收缩压)/90(舒张压)。

3级:≥ 160(收缩压)/100(舒张压)。

4级:急性器官损伤。

如在家用药期间发现血压≥140(收缩压)/90(舒张压)mmHg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必要时应用降压药及调整抗血管生成药物剂量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